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碳市场到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达1000亿元
7月11日下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
2023-07-127月11日下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》。会议指出,要把稳工作节奏,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,实事求是、量力而行,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。
(资料图)
“践行‘双碳’战略,体现了大国责任,也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经之路。”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在我国“双碳”工作有序推进的大背景下,全国碳市场也有望迎来扩容。
6月份以来,石化、建材等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会议相继召开。今年5月份召开的“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”启动会也提到“当前碳市场扩围条件已基本成熟”。
“碳市场扩容具有多方位的意义。”陈雳表示:“一方面,将促使相关企业加速节能转型,通过减少碳排放降低生产成本;另一方面,将对低排放企业形成更大的激励,促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创新。”
自2021年7月份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,全国碳市场发展较快,总体运行平稳。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,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在去年11月末突破2亿吨大关,截至今年7月11日,累计成交量超亿吨,累计成交额逾109亿元。不过,目前全国碳市场只将电力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范围,建材、钢铁、造纸等其他高排放行业何时纳入,也是市场持续关注的重点。
“扩容是做大做强全国碳排放市场的必经之路。”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建议,尽快将高碳排放行业纳入,助力各地和全国碳排放市场健康发展。
科转育成智慧农业平台联合创始人张晓兵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也认为,全国碳市场的扩容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碳交易,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,进一步完善碳市场的机制和规则,提升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。
从最新进度来看,7月3日,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,会议指出,下一步项目组将“抓紧研究分工序分配原油加工及乙烯企业碳配额的主要装置、核定方法,提出与配额管理需求相一致的排放量核算指南及数据报送表,完成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”;6月30日,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,会议指出将“尽快确定钢铁企业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工序、分配基准线及排放量核算方法,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”;6月27日,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也在京召开。
郑磊表示,建材和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市场,将有助于大幅提高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和流动性,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这个市场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提供更大助力。
总体上看,陈雳认为,扩容将给碳市场带来很多好的变化,例如,将促使更多企业展开碳排放报告工作,带动碳中介机构的业务需求增长。碳市场扩容后交易活跃度将持续提升,相关培训工作的需求量也会得到提升,从而推动碳金融等专业服务的发展。
展望未来,陈雳表示,根据《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(2022)》,全国碳市场在完成主要行业覆盖之后,市场的配额总量预计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80亿吨上下,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%以上。按照目前的碳价水平进行计算,到2030年预计碳达峰之时,累计交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规模。
张晓兵表示,扩容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。随着更多行业纳入,碳市场的规模将会大幅扩大,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碳交易机会,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碳交易,获得额外的收入来源。同时,碳交易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减排投资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降低碳排放成本,增强企业的竞争力。
陈雳进一步表示,碳市场完成八大行业(电力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钢铁、有色、造纸、航空)覆盖后,控排企业数量将到达8000家到10000家之间。未来中国碳市场如果完全金融化之后,交易量有可能超500亿吨,单价有可能超过200元,交易金额有可能超过10万亿元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