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每個人的一生總會經歷幾個難忘歷史時刻,壬寅歲末之際的深港復常通關當屬其一。

在經歷一千多個日夜「封關」之後, 1月8日,香港與內地有序恢復通關首日,數萬民眾南下北上。這是對往昔三年封關抗疫模式的告別,亦是後疫情時代「深港雙城記」新篇章的開始。

溫馨一刻


(资料图)

下滑查看更多圖片

↓↓↓

昨日在深圳福田口岸,有年輕人帶着特製的橫幅來接好友。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

港姐Cherry(右)與朋友過去3年都是通過微信聯絡,她3年未曾離開香港返回內地。這次好友特製橫幅前來迎接給Cherry一個驚喜。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

在深圳灣口岸,香港返深旅客(左)與家人溫馨團聚。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

香港居民王女士(右)母女在深圳灣口岸合影留念。香港商報記者 喬凱 攝

政策安排人性化合情理

回首過往三年,因新冠疫情阻隔,無數家庭分離兩地,無數孩童求學受阻,無數情侶遙遙相望,無數商旅止步坎途。

而深港亦飽受疫情之苦。封關三年,雖然築起了抗疫防火牆,卻也讓深港之間的雙城生活圈近乎停擺,從前像風一樣來去自由的便利突然變得遙不可及,無數跨境家庭感覺咫尺天涯。疫情起起落落,通關之路亦頗多反覆。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,深港雙城還從未經歷過如此長久的隔離狀態。

伴隨新冠毒株的代次迭變,內地調整抗疫政策,兩地民眾終於迎來翹盼已久的通關政策:首階段南下北上各有6萬配額,較早前傳媒報道的3萬至5萬為多;此外,港人南下返港和內地人北上回內地不佔配額,解決了正常返回常住地的後顧之憂;還有諸如飛機、輪船、巴士等交通工具不設配額,簡化了不必要的程序。綜觀可見,此次政策安排十分人性化、合情理,彰顯出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復蘇以及兩地民生復常的關愛與支持。對於這樣一件大喜事,深港兩地許多民眾高呼:復常通關就是最佳的新年禮物!

溫馨一刻

下滑查看更多圖片

↓↓↓

福田口岸還有不少的外國旅客正在通關,言語之間很是開心。讀特記者 張鈴佳 曾俊 吳劍雯 見習記者 徐樂釗 攝

已經一年多沒有回內地的王小姐和黃小姐帶小朋友返回揭陽過年,小朋友亦很期待回去見鄉下的家人。香港商報記者 馮瀚文 攝

福田口岸門口還有不少親朋手捧鮮花等待家人,據捧花女士介紹,她和男朋友分隔深港兩地,已經兩年時間沒有見到面了。讀特記者 張鈴佳 曾俊 吳劍雯 見習記者 徐樂釗 攝

融通勢必然

深港一家親

雖然復常通關僅一天,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社會各界企盼兩地全面通關的呼聲高企,可見全面通關乃民生所需,民心所向。三年「封關」是一塊最好的試金石,它讓兩地民眾跨越心之藩籬,嚮往自由往來便利溝通。因為三年的隔離,讓大家更深切地體會到,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,大灣區融通勢成必然,深港本是一家親。

深港山水相連,地緣相近,人脈相親。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,深圳的發展得益於香港,而香港的發展亦離不開深圳,二者相互成就,難分彼此。在歲月的洗禮中,深港關係歷久彌堅,歷久彌新。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全新坐標體系下,這兩個一河之隔而又制度不同的城市,攜手並進,相互賦能,優勢互補,協同發展。

如今「封關」落幕,被暫停的深港「雙城故事」亦需要提升到新層級。深圳提倡「來了就是深圳人」,而香港現時也在積極攬才。深港科技、金融、航運、商貿的優勢互補,可以共同扮演中國與世界之間「超級聯繫人」的角色,亦可共同擔起「一帶一路」運籌中心的責任。深港通關不僅僅是「硬聯通」,同時也需要「軟聯通」和更深層次的「心聯通」,這是與民眾同心、與時代同行、與祖國共振的大智慧,會更加繁榮兩地經濟,造福兩地民眾,並不斷豐富「一國兩制」的實踐內涵。

有道是「踏遍青山人未老,風景這邊獨好」。相信後疫情時代的「深港雙城記」會越來越豐富,越來越精彩!

香港商報記者在現場

下滑查看更多圖片

↓↓↓

昨日9時20分,在深圳灣口岸入境大廳內,本報記者呂明霞(左)從香港一側通關,與等待在深圳一側的記者陳彥潔順利會合。香港商報記者 喬凱 攝

本報記者在深圳灣口岸集結準備進行現場報道。

本報記者在文錦渡口岸報道通關首日狀況。香港商報記者 蔡易成 攝

本報記者李曉穎(左)、郭昕玥在福田口岸直播通關情況。直播畫面截圖

來源:香港商報

記者:徐艷瓊

編輯:靜文

封面:荷潔

審核:Oriole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